十年来,宜兴市(以下简称宜兴)被列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、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、全国美丽乡村重点县、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等示范创建单位。宜兴绘就了一幅农业更强、生态宜居、农民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。
产业融合 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
十年来,宜兴申报各类农业园区44家,建成高标准农田38.83万亩,培育新型农业主体2000余家,现代农业提质增效。
宜兴乡村风貌(图/宜兴发布)
十年间,宜兴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科学探索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,现代农业发展精彩纷呈。位于杨巷镇的宜兴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,以优质稻米为主导产业,以休闲观光、农产品加工、电子商务、文化产业为延伸,不断巩固和提升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成果,发挥杨巷大米产业化联合体的作用,形成稻米加工集聚优势,成为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。
十年间,宜兴成功创建“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”,获评“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”。科学分析农业发展趋势,以解决未来“种什么、谁来种、怎样种”难题为基本着力点,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水平。
其中,芳桥街道金兰村从“会种地”加快迈向“慧种地”,尝试对农用作业机械实施无人化改造,并逐步在耕、种、管、收等环节实现无人化,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,减少油料、肥料等投入成本近5%,节约人力成本近50%。
杨巷镇引进智能节水灌溉技术,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对田间水分的适宜要求,确定最佳灌溉时间、最佳灌溉水量和最优轮灌组合等,成功实现水稻田灌溉的精确化和科学化,有效减轻了农民田间管理强度。徐舍镇在特种种植基地引进智能化水肥一体设施,根据作物生产数据模块反应适时施肥,并通过滴管直施至根部排涝系统,实现了化肥减施。
乡村美丽 生态治理迈上新台阶
十年来,宜兴9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由十年前的基本稳定在Ⅳ至Ⅴ类、部分达Ⅲ类转变为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,太湖连续实现安全度夏;去年,宜兴环境空气质量实现“双达标”,这也是连续第三年环境空气质量“双达标”。
十年间,宜兴狠抓生态环境治理、大力建设美丽乡村,开展清洁行动,取得了一系列成果。
围绕治水、治气、治固废等重点工作,宜兴综合实施河湖生态清淤、重点河湖专项治理等工程,累计关停、治理到位3000余家“散乱污”企业。同时,累计完成矿山环境治理项目60余个,平整复垦废弃地700余公顷,全面增强山体生态功能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.03%,污泥处置率达100%。
目前,宜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、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均位居全省同类城市前列。在扮靓城市“脸面”的同时,宜兴着力提升乡村“颜值”。围绕“打造全省最美丽乡村”等目标,重点推进道路硬化、村庄绿化美化,整治乱搭乱建、治理河道沟塘等,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管理趋向常态化、精细化、全域化。
宜兴农居风貌(图/宜兴发布)
2021年,累计清理垃圾10.6万方,废弃物2.6万吨,河塘沟渠4300余处,乱搭乱建2.8万处,路面硬化21万平方。全域推进农村垃圾收运体系,农村地区建筑垃圾、装修垃圾、大件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,垃圾分类试点村覆盖率达100%;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准,年内已完成360个农村生活污水改造或新建项目,农村生活污水自然村治理覆盖率达到82%以上;大力开展农村水体治理,持续推进180条农村河道整治提升,确保农村地区无黑臭水体。
全力推动厕所净化、道路优化、路灯亮化、村庄绿化等提质增效。今年新(改)建农村公厕169座,“一厕一档”管理制度已全覆盖,新(改)建农村道路超100公里、桥梁超20座,建制村四级公路通达率达100%,创建12个省级绿美村庄,完成10公里农村地区供水老旧管网改造。
截至今年6月,宜兴累计培育国家级“森林乡村”28个,省级“绿美”村庄24个,省级“特色田园”乡村7个,无锡市“美丽乡村”示范村30个,无锡市“美丽河湖”10条,宜兴市“美丽庭院”100个。
双向转换 “绿水青山”就是“金山银山”
十年来,宜兴加速拓宽“绿水青山”和“金山银山”的双向转换通道。发布《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碳达峰、碳中和行动方案》、发布全国首份开发区GEP核算分析报告、以“生态+经济”的新模式拟定14个EOD项目预案……
去年以来,宜兴环科园频频发出以“绿”生“金”信号,推动“绿水青山”与“金山银山”价值双增长。中环领先集成电路用大硅片等一批符合绿色发展、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大项目、好项目相继落户当地,集成电路、新能源、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速形成集群,5G、氢能等未来产业也在宜兴抢先布局。
与此同时,宜兴生态旅游加速蓬勃兴起。2021年,宜兴成功申报全国美丽乡村重点县建设试点,是江苏省唯一入选单位。在一年建设期内,宜兴依托“山、水、陶、竹、茶”资源优势,重点打造山区风情、水乡风韵、渎区风光三条美丽乡村示范带,着力形成田园风情美、水岸风物美、建筑风貌美、空间风韵美的诗意乡村“宜”居地。
宜兴以“产业融合、农旅融合、城乡融合”为路径,以“生态立村、旅游兴村、产业富村”为目标,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旅游、村级发展、农民增收相结合,形成徐舍美栖“花海飘香”、杨巷革新“田园牧歌”、张渚省庄“龙隐江南”等“美丽经济”新模式,实现乡村生产生活生态“三生融合”。
2021年,宜兴市休闲农业产值达14.9亿元,同比增长超10%;全年接待游客超1140万人次,同比增长6.8%。“宜兴市春夏茶洲筑梦之旅三日游”等三条路线入选“100条江苏省休闲旅游农业精品线路”,洑西村、善卷村等5个村获评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”;白塔村、张阳村、西望村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“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”,累计数量增至4个;西望村入选第十一批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,目前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数量达到6个。
作为宜南山区生态资源最优、旅游基础最好的板块,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用好独有禀赋、不断放大效应,吸引隐龙谷、窑湖小镇、雅达·阳羡溪山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纷至沓来,唱响全域旅游“四季歌”。宜兴以2021年旅游总收入240.24亿元、累计接待游客2662.19万人次的优异成绩,名列“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”榜单第12位。
十年宜兴,积极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,加速农业现代化脚步,奋力建设美丽乡村,推进“两山”转化,谱写共同富裕的美好篇章,未来,宜兴将持续绘就乡村振兴美好画卷。